這部電影令我想起 “魔術男”及“野。良犬”, 這三部電影給我的印象很深,因為我特別留意本地的電影,但當日我三部電影都沒有看。它們都是新導演執導,但沒有去看並不是這個原因,原因是各有不同。
“魔術男”給我的第一印象不太好,名字給人一種負面的感覺。故事和魔術有關,而且是發生在香港的旺角,對我來說本應是很吸引,但電影已經是夢工場的成品,我很難再說服自己去投入電影中的魔術,再加上當中有些演員不太喜歡,因此便沒有去看這部電影。
“野。良犬”給我的印象都是不太好,名稱不太明白,電影海報給我的感覺很混亂,但當我在海報上看見監製是久違的泰迪羅賓時,興趣便太太提高,留意過故事內容後,更有興趣去欣賞,但不消一星期,電影已落畫了。
b420 給我第一印象很好,名稱好出色,看過一些片段更加喜歡,但故事發生在澳門,片段中的感覺有些和 “伊沙貝拉” 相似,在當時我剛看了數部在澳門拍攝的電影,而當中正包括 “伊沙貝拉” ,因此猶疑了一陣子,不久電影也落畫了…….
b420 在數星期前看過,感覺和“伊沙貝拉”不同,電影中有很多新的元素,其中用畫面交代 msn 交談可見導演的新意,如果故事在香港發生會令我們更親切,不過我們不可能要求太高,因為在香港拍攝成本比較高,這部電影的成本一百五十萬,當時沒有公司肯投資,最後導演向朋友借了百多萬來開拍。
這正好反映要觀眾買票欣賞一個新導演的作品,是有多大的困難,同時也反映觀眾有多容易去錯過一部好的電影。希望這篇文章可以令製作人和觀眾(包括我)想想怎樣令香港電影健康發展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